肾病百科
肾友必做的这些检查,都有什么意义?
在肾病治疗过程中,判断肾功能的好坏,需要做一些肾脏相关的检查。通过各项检查的结果,我们才能更准确的了解肾脏的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。
但是每次看到医生开的那么多检验项目,很多肾友都不禁想问,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检查?
首先我们要知道,精准的检查结果是治疗的基础,只有我们彻底了解了身体状况,才能够对症治疗。
另一方面,由于肾病病情隐匿,有些病友初次出现不适症状,但检查不够全面,没能够及时发现病情,很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,甚至导致病情难以逆转。
所以,今天咱们就来看看,与肾有关的那些检查都有什么意义。
尿液检查
尿常规检查
尿液常规检查中的各项指标,主要反应这两方面:炎症问题和肾脏问题。
与肾病相关的指标主要有:尿红细胞、白细胞、尿蛋白、尿比重等。
红细胞、白细胞偏高说明存在炎症情况,但具体是肾脏炎症还是尿路炎症,还需要进一步检查。
而尿蛋白、尿比重的变化是可以直接反应出肾脏的情况。尿蛋白呈阳性,尿比重升高都提示肾脏出了问题。当然也要排除一过性尿蛋白的问题,这是由于一些生理因素引起的,比如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、检查前剧烈运动等等导致尿检异常。
肾病早期部分患者没有太多明显症状,这时,检查指标存在的明显异常,对肾病尽早治疗的意义非常大。
尿液形态分析检查
仔细观察化验单,可能看到这些指标:管型、结晶、细菌、上皮细胞等,这些检查对进一步判断肾脏受损的情况,具有重要作用,比如尿红细胞变形率高,多为肾小球受损导致,提示肾小球肾炎。
尿蛋白深入检查
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蛋白存在+号,要明确蛋白漏出的情况,肾小球受损的程度,肾脏功能受损程度,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尿液相关检查。主要包括:
24小时尿蛋白定量、尿总蛋白肌酐比、尿白蛋白肌酐比等等。
大量蛋白漏出来主要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受损的情况,及肾小球病变程度。一般蛋白尿越多,说明肾脏功能损伤越严重。
尿白蛋白肌酐比的检查比以前两项检查要更加精确,可以检查出肾脏受损但仅有轻微蛋白尿症状的患者,比如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患者。所以,如果有长期病史的糖友、高血压患者,发现自己的尿液中存在泡沫,但并没有其他症状,同时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,一定记得查一下这项指标。
血液
血肌酐、尿酸、尿素氮等
肾脏是排毒的器官,这些指标的升高也就表示了体内毒素水平的升高,表明肾脏排毒功能的下降,因此,肌酐升高往往表明肾脏受损。
血红蛋白
血红蛋白主要是发挥疏通血液氧气的作用,保证血液流速正常,如果出现异常,大多表明发生了贫血。肾病患者在中后期,身体的促红生成素生成减少,脊髓造血功能下降,可能会发生肾性贫血。
也有少部分患者往往是先查出贫血,最终确诊肾病。贫血会造成身体各项机能退化,尤其会造成免疫力下降,不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治疗。
肾功能检查
除了以上的检查,进一步了解肾功能情况的检查,还有肾小球滤过率、内存肌酐清除率、肾脏B超、电解质相关检查等等。这些指标异常更进一步表明肾功能的变化,且对预防肾衰竭尤为关键,治疗时要多加重视。
这其中,作为肾功能检查中较准确的一项指标,每位肾友都需要会看肾小球滤过率。
常用的估算GFR的公式有:CG公式、CKD-EPI公式、MDRD公式等等。即通过血肌酐、尿肌酐、尿量、年龄、性别、种族等,计算出eGFR。
- 上一篇: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饮食你了解多少?
- 下一篇:肾病患者感冒了怎么办

地址
河南省淇县同济大道1号(原朝歌南路34号)